Saturday, December 30, 2006

方大同-與R & B和詩纏綿的愛愛愛


方大同的新碟<愛愛愛>終於趕上尾班車,趕及在零六年尾推出。看著碟中的歌如<愛愛愛>、如<蘇麗珍>,都是眼熟耳熟的電台熱播歌(起碼在903),加上上一隻碟一些歌如<我們能不能>都在今年派台,計計埋埋,其實佢既歌曲由年頭至年尾伴我們過了一整個年頭。
說方大同唱的是詩,我真的這樣認為,不只是因為林夕替他寫的一首<詩人的情人>,以接近拋書包的氣勢包裝那想傳遞的簡單直接的愛,還多得周耀輝。<愛愛愛>寫出來就註定跟方大同為薛凱琪寫的<糖不甩>配成一對,兩首都是周耀輝的詞,以文學為現代的愛下註解,討人歡喜得不得了。同樣來自周耀輝,<蘇麗珍>就開宗明義是要為歌度身訂造一襲講花樣年華的旗袍,但告別電影裏的沈鬱,在佻皮活潑的編曲下,巷子走廊裏的蹉跎只遺下對現代人快捷直接簡單愛的啟示。2006的廣東詞壇,黃偉文減產,林夕量多,好詞卻照舊偏心給他心中的幾塊肉,而我甚至已開始奈不住他那喃喃不斷的大道理;周耀輝突然變得亮眼得多,<糖不甩>、<愛愛愛>等具詩意而不囉嗦,還不要忘記他為黃耀明<若水>寫了一半歌曲的詞,實在勞苦功高。
大碟裏仍貫徹上碟的R&B曲風,全碟都由方大同自己作曲編曲,加上他偏愛用的小調,配合文學性的歌詞,成為標誌式的方氏歌曲;他的中西合壁,比王力宏近年致力發展的chinked-out更融和,更易為人接受。
<偷笑>中方大同以懶慵慵的唱腔,唱出帶點jazz and blues的味道;剛好和後一首的<Goodbye Melody Rose>造出對比,後者顯示他也有能實淨唱出勁道的一面,那怕只是副歌那幾個音,不知道下一張碟他的歌會不會更徹底看得到他使力用勁的一面呢?
<四人遊>找來薛凱琪對唱,飾演前男女朋友,要跟現任伴侶來個四人遊或許天方夜譚,但重聚後發現已無怨恨或許挺貼近民情;三分鐘歌曲沒有大起大伏,容不下說後悔容不下對罵,從頭到尾淡淡然,可能正似現代愛情,起碼我們不是活在重遇舊情人要在街上撕爛面互罵的電視劇裏……
<唉!>featuring 農夫,意外又新鮮,歌曲‘說是非不如多讚美’的意念由方大同提出,歌詞則由C君陸榮操刀,但填國語詞(包括國語rap)沒有農夫自己歌曲那麼道地好玩了,畢竟這首歌農夫只是featuring,整首歌除了加入rap部份外其他作曲編曲等與其他方大同作品毫無差別,不知道農夫featuring方大同或兩個來個共同寫曲又會是什麼效果呢?
<愛愛愛>全碟都聽得輕鬆寫意,好像較配合夏季,但既然這個冬天不太冷,年底有這樣一份清新可人的禮物不是很好嗎?

P.S. 看歌詞時本來疑惑和方大同合寫<手拖手>和<拖男帶女>的梁茹嵐是誰,原來正是大同的媽媽!

大碟網頁

Friday, December 29, 2006

遇上塔羅牌殺手(Scoop)


今天看了活地亞倫的<遇上塔羅牌殺手> (Scoop),有Scarlett Johansson 加Hugh Jackman 的陣容,但在香港只在數家戲院上畫,且匆匆落畫,實在可惜。但可能很多看過的人不覺可惜,因為在網上看到的評論,彈多讚少,歸納大家對此片的批評,對電影的指控我認為是因為導演是活地亞倫與前作迷失決勝分(Match Point)比較視之為懸疑推理片之故,但我看畢此片,覺得對這電影有這些先入為主的想法和期望是不合理或不公平的,若不帶這麼多包袱,或許能替電影加回不少影評中的讚譽和分數吧!

導演是活地亞倫
雖然男女主角都是大明星,但電影最大的主角畢竟是導演兼演員活地亞倫吧。他的電影出名以幽默詼諧來探討人性倫理等課題,簡直自成一格得差點可視為電影的一個genre。那對這樣高功駕的導演難道就不應帶高水平的期望來檢閱電影嗎? 當然應該,對名導演與對新晉導演以同等眼光和水平看電影,反而出奇,也似對雙方都不公平;對高期望的電影作出苛刻或嚴厲的批評,其實也像是一種愛之深責之切吧!但是,看活地亞倫的電影,準則不一定是要帶深入的人性討論或社會諷刺吧!Scoop在我看來,導演希望輕鬆詼諧是大前題,諷刺社會只是副產品。電影中幽默抵死的對白處處皆是,從對每個人都說的恭維說話到說自己的宗教信仰是narcissism,加上活地亞倫自己神經兮兮的演繹,不已是活地電影的標籤嗎?他的電影仍然充滿wit and wisdom,邊看電影時邊想想如果要我加上中文字幕我會怎樣譯,最後結論是我怎樣譯都會失去句子本身的神韻,英文(或其他外語)的說笑話方式跟中文完全不同,把英文硬譯過來能譯其意不能譯其韻,笑不出口,所以看這些電影都是盡量聽和看英文字幕最原汁原味了。Scoop沒有深入的人性探討,我喜歡把他視作大導演拍罷Match Point後,喜歡London,也難得留得住Scarlett Johansson,於是以繼續玩樂心態而拍下的輕鬆小品,而非要承接Match Point的所謂回勇之勢,而要再下一城的作品;而電影的劇本四平八穩,拍攝技巧純熟,已達我對活地阿叔準則的要求了。

與前作迷失決勝分(Match Point)比較
雖然兩片都以London為背景,Scarlett Johansson為主角,走點點的懸疑路線,但就如上面所述,Scoop不像Match Point,想探討人生的好運與不幸、命運等大課題,反比較像導演想過過戲癮的小品。這兩部作品跟本不應比較,在量Match Point的砰放上Scoop也沒意思!

Scoop不是懸疑推理片!
看到一些評論說此片懸疑不足,缺乏高潮迭起,有點想替它抱不平!我認為此片只是以推理為包裝的輕喜劇,有沒有製造疑點重重的煙幕、精心策劃的殺人計劃(Match Point是標準示範)不是重點;反倒或許電影的確少了一點張力,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場口。可是,活地亞倫自己飾演的那充滿父愛的角色的結局也還是給了我一個突如其來的小小震撼,為這調子輕鬆的電影留下一條哀而不傷的尾巴。

Tuesday, December 19, 2006

亞洲遊戲展之狂人電玩夜

剛過去的星期五至星期一,假會展舉行了亞洲遊戲展,自己對打機並無興趣,但就被那<狂人電玩夜>live concert吸引,三晚concert中,星期六有soler, 周國賢& zarahn和方大同,所以選了星期六來觀看(其實也想看星期日的Dear Jane live 啊)。


其實看著宣傳廣告,還真令人啼笑皆非,頂頭的標語為「搖滾電玩 激盪會展」,concert名為狂人電玩夜,三晚的壓軸表演為「搖滾班霸狂人」黃貫中,似是把concert定位為rock/ band sound concert,但觀乎演出單位名單,除樂隊外,有藍奕邦有方大同,他們都好像不是搖滾歌手吧?!似乎把concert定性為唱作人演唱會更為恰當。


演唱會在會場的盡頭進行,雖然是憑遊戲展的門票免費入場,但參與的人好像不多,可能把「搖滾」和「電玩」掛鉤只是主辦商一廂情願的想法吧!


第一個演出的是周國賢和他的band Zarahn,匆匆唱了兩三首歌便走了。接著的方大同沒有為熾熱氣氛加溫,但帶來的unplugged 結他令大家聽得陶醉,記得張繼聰初出道時,謝霆鋒讚他像香港的陶喆,但方大同這用錕國語唱著<春風吹>、<愛愛愛>等R & B冧歌的小伙子不是更像陶喆嗎?他的大碟從暑假說到現在年底還未推出,希望「愈是期待 愈是美麗」。商台對他頗為支持,雖然他不像側田般一出道便氣勢凌厲,也雖說頒獎禮各有各規則,或許沒什麼真正意義,還是希望能在唱作人獎項一欄看見他的名字,給他一點他應得的嘉許。




接著出現的高潮樂隊,我和朋友們都忍不住笑結他手的gatsby頭和主音的超窄褲及騷勁。其實,我還是很respect他們(尤其主唱阿焜)的全情投入和自得其樂(這句絕無貶意,他的一句:我知道好多人好憎我地咁嘈,但我地係咁架,挺有膽色),可惜他們的歌總令我想起那套剛剛播放完畢的<東方之珠>…




Gatsby頭和貌似吳震宇的林祥焜



Soler出場可叫全場人真正的high起來了,大家隨著節拍手舞足動,跟著音樂和唱,就連騎在爸爸身上只得3、4歲的小朋友也懂唱 海嘯。隨了海嘯和失魂,他們也唱了兩首英文歌,也有不唱歌只彈音樂以搞氣氛的部份,絕無欺場,而觀眾看著Dino簡單的釣出結他單音已很興奮;看著高漲的氣氛,其實香港樂迷的接受能力還是挺強的吧?





壓軸出場的是Paul Wong,很高興聽到他現場唱深紫色高踭鞋和駛乜死,因從狂人集作聽到這兩首歌的live版本,已然覺得這兩首歌是屬於舞台上的作品,只有歌者盡情的叫喊加上歌迷的和唱才令這兩首歌完整。可惜Paul沒有彈結他solo,令本為他fans的我的朋友都失望地打趣說Paul懶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