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1, 2007

走在永遠的旅程上- 台灣公路電影<練習曲>



練習曲,一個台灣男生騎單車背吉他環島遊的故事。七天裏,從他的眼裏我們看到很多,外國回來的面對爸媽離婚無所適從的青年、在退休前為學生收集海聲做紀念的老師、因老闆工場倒閉領不到體恤金而每月遊行兼遊玩的無助中年婦女、每年誠心向媽祖祈福的居民、充滿自我的藝術塗鴉青年……

被感動的是…?
我羨慕主角被拍MV的導演看中邀約合作的那種受肯定感,羨慕他能和藝術青年完成塗鴉,或許另外的觀眾,又會羨慕主角的其他遭遇,或是村民對他的疼惜,或是跟單車手一起穿越美景的征服感;環島遊本來象徵的就是人生的旅程,主角的遭遇情節,在不同人心裏應該被不同的部份所觸動,「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這句主角口中的點眼句,導演希望在不同人心中會帶來不同的詮釋。

不說話的對白
導演陳懷恩在電影裏加入很多人民情懷,也講政治,也講文化,也講保育,也講台灣生態的美麗。不過,電影就是太多訊息落在「講」之上了,而事實上,有什麼話能比導演直接拍出的山巒和海岸更能表達台灣的美麗?大自然的浩瀚,最能令人反思發展和保育的平衡;原居民一張張真誠而有閱歷的臉,最能激起人捍衛傳統文化的心。也正因如此,比起大學助理在喋喋不休談政治和保育,我比較喜歡看那班可憐的婦女為向前僱主抗議而租車,變成上午抗議,下午效遊的苦中作樂;比起聽一個爸爸讀天地一沙鷗的課文,我更喜歡看那些沒有對白只有景色的空鏡。

最喜歡的章節
不肯定知道為什麼主角的第一天旅程放在電影最末交代,不過反正環島和人生,都是一個一個的循環,沒有所謂的始和終。也或許,那是精心的設計,把導演最滿意的放在最後,在胡德夫演奏前的一段,是我最喜歡的一段,那是主角聽雕陶泥像的爺爺講故事。不曉得那爺爺是不是專業演員,但他看著每個自己造的、賦予特別意義的雕像,淡淡地說著他們各自的故事時,那神情深深憾動我心,覺得那是不能「演」出來的神情,或許只有有故事的人才能把閱歷注入那大特寫的臉上。

Sunday, October 07, 2007

Tanya @ Hard Rock Cafe



隨身聽裏有幾首經常裝著的歌,其中一首是Tanya翻唱的Drops of Jupiter,也不敢說是最愛,倒不如說是天生惰懶疏於更新playlist。可這首歌每每在隨機播放時,卻又都不忍跳走,總是懾於那慵懶又帶態度的聲音,也聽聽那重新編排的吉他,然後把歌一遍又一遍的聽完。星期四在她的小型音樂會上,出於觀眾的熱情,她在無準備下安歌,於是有了令人驚喜的點唱環節。Drops of Jupiter在我心內被反覆吶喊很多遍,可惜我就不是東京奇譚集裏村上春樹筆下的人物,在聽爵士時心裏想著的冷門作品被樂手吹奏出來,神奇的心有靈犀沒有出現,不過,聽她清唱了呼吸、沙灘和你的溫度,還是足以讓我抱著幸福感離開。

Tanya唱的頭兩首歌還有點未完全開嗓的啞澀,又有microphone和ear monitor調不好的技術性問題,可是我就是喜歡她在台上的自信,從容不迫,面對台下觀眾的熱情喊叫,她會邊繼續手裏夾capo的動作邊不假思索地熱情應對,這份輕鬆自跟她曾當Pub Singer的經驗有關,就如她面對同場不是看她自顧自說話的酒客,她就似有屏障阻隔般絲毫不受影響。

從頭到尾就是她,和她的一支吉他,唱著她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若把即將推出的新碟Goodbye & Hello裏的歌曲當作是未來。殘酷一點的區分,我把Tanya早期的歌曲分類在她的過去,記念、呼吸、True Love,她今晚都有唱,忠誠地記錄那些令我們認識她的歌。相對來說的現在,是陌生人、無底洞、深信不疑等撫慰人心的治療系情歌。我總覺得唱片公司給她的定位是參考以致填補九十年代的林憶蓮,以唱給現代獨立卻也脆弱女性聽為己責,也所以當唱著大家熟悉的陌生人、記念等等時,總是聽到很多在小聲和唱的女聲。

Tanya也真的很擅長唱別人的歌,換了編曲,重新演繹,活脫就成了另一首歌,成了她的歌。她唱了以前就在專輯收錄過的Coldplay的Yellow,擺脫了沉重的低音結他和鼓,換上單吉他活潑的彈撥,我覺得聽那個版本就得看是什麼心情,那晚我聽著Tanya版本,蕩著微微的喜悅。她還唱了True Colour,You’re Beautiful,還有KT Tunstall.. 糟了,忘記是哪首,應該是Other Side of the World吧?記性很差,就如我不像某些人,能把整晚的rundown song lists都記下,只記得Tanya陶醉唱歌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