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1, 2007

走在永遠的旅程上- 台灣公路電影<練習曲>



練習曲,一個台灣男生騎單車背吉他環島遊的故事。七天裏,從他的眼裏我們看到很多,外國回來的面對爸媽離婚無所適從的青年、在退休前為學生收集海聲做紀念的老師、因老闆工場倒閉領不到體恤金而每月遊行兼遊玩的無助中年婦女、每年誠心向媽祖祈福的居民、充滿自我的藝術塗鴉青年……

被感動的是…?
我羨慕主角被拍MV的導演看中邀約合作的那種受肯定感,羨慕他能和藝術青年完成塗鴉,或許另外的觀眾,又會羨慕主角的其他遭遇,或是村民對他的疼惜,或是跟單車手一起穿越美景的征服感;環島遊本來象徵的就是人生的旅程,主角的遭遇情節,在不同人心裏應該被不同的部份所觸動,「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這句主角口中的點眼句,導演希望在不同人心中會帶來不同的詮釋。

不說話的對白
導演陳懷恩在電影裏加入很多人民情懷,也講政治,也講文化,也講保育,也講台灣生態的美麗。不過,電影就是太多訊息落在「講」之上了,而事實上,有什麼話能比導演直接拍出的山巒和海岸更能表達台灣的美麗?大自然的浩瀚,最能令人反思發展和保育的平衡;原居民一張張真誠而有閱歷的臉,最能激起人捍衛傳統文化的心。也正因如此,比起大學助理在喋喋不休談政治和保育,我比較喜歡看那班可憐的婦女為向前僱主抗議而租車,變成上午抗議,下午效遊的苦中作樂;比起聽一個爸爸讀天地一沙鷗的課文,我更喜歡看那些沒有對白只有景色的空鏡。

最喜歡的章節
不肯定知道為什麼主角的第一天旅程放在電影最末交代,不過反正環島和人生,都是一個一個的循環,沒有所謂的始和終。也或許,那是精心的設計,把導演最滿意的放在最後,在胡德夫演奏前的一段,是我最喜歡的一段,那是主角聽雕陶泥像的爺爺講故事。不曉得那爺爺是不是專業演員,但他看著每個自己造的、賦予特別意義的雕像,淡淡地說著他們各自的故事時,那神情深深憾動我心,覺得那是不能「演」出來的神情,或許只有有故事的人才能把閱歷注入那大特寫的臉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