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27, 2006

緣份兩面睇


幾個星期前,香港舉辦了奇斯洛夫斯基十年祭電影展,舉家想看兩生花,怎知反應大好,我們在上映前兩天想購票都購不到了;電影公司大概也萬料不及,於是又會在31/8- 3/9再次上映,這次要把握機會了!而這個八月,香港也有一個SUMMER POPS影展,其中上映多部日本導演SABU電影,看影評介紹時,很多都提到SABU電影經常以疾走探討命運機遇。剛過去的星期日明報專欄裏,皮亞便寫了一遍從SABU到其他有關於命運電影的評論,趣味盅然,其中一句提到Sliding doors,令我乖乖拿出買了很久卻未看的這齣電影來細味,也當是看兩生花前的一個熱身。
電影一開始,主角桂莉芙柏德露便被炒魷,然後在歸家乘地鐡時,上到和上不到列車,令主角走上往後很不一樣的路,正如皮亞所說,這個上到和上不到,就正是具體化了在人生旅途中的一個岔口。上到車的桂莉芙表面好運,但卻因此看到男友出軌,後來又因而碰到幽默風趣的她人生中的新男主角;上不到車的桂莉芙還要遇劫,頭頭碰著黑,但她不知道自己因而沒有發現男友有外遇,這可以是好運也可是衰運,但當然後面她的際遇就比另一個她可坎坷得多…… 但是,表面好運交到新男友的桂莉芙,卻也因未完全忘記舊男友,枝節重重。導演在很多細節裏,都似乎告訴我們不要太早作判斷,甚至不應簡單二元化理解成經過人生岔口後一條路是絕對的好運,一條路是絕對的惡運。
導演很妙地安排即使主角走上不同的路後,都會在同一場景,以不同的身份出現;甚至兩個「她」都同時懷上不同男主角的孕,而最巧妙的當然是最後一場,與男朋友糾纏的那個女主角始終都遇上在另一條路中早早碰到的新男主角了。這就像是當日上不到列車的女桂莉芙,比另一個她多繞了一圈,但最終又在另一個交叉點再碰上,兩條路或許合二為一,或許那交叉點只是另一個命運岔口的出發點。看那最後一場,可以理解為導演認為人的一生大事不能改變(伴侶、懷孕),變的只會是路途上的一點小枝節;若放輕鬆、簡單一點看,那一場也可以是這愛情電影的一口甜薄荷,清爽利落地告訴大家:「不用急! 緣份冥冥中自有安排,你始終會找到The One!」

Wednesday, August 09, 2006

去! 到台灣去! (三) - 朱銘美術館

記在寫這一篇後的一年: 最近爸剛從台灣回來,發現原來台北市立美術館外接駁到朱銘美術館的藝術巴士已經停駛了! 大家請不要誤到那邊去了! 從台北市中心最方便到那邊去的辦法我也不清楚,大概就要踏客運到金山再轉的士了

朱銘在香港銅鑼灣展覽其作品時,我剛巧就去了朱銘在台灣的私人美術館。美術館最初是朱銘先生為了安置自己的藝術品而買的地,所以距離市中心頗遠;去之前必定要弄清楚交通問題,否則很容易搞垮本來就緊湊的行程。


1. 美術館座落在金山,可乘客運到金山再轉十分鐘的士前往
2. 我坐的則是從台北市立美術館接駁的藝術巴士,因為可坐捷運到圓山站步行約十五分鐘到市立美術館。藝術巴士的套票包含來回車票跟入場卷。市立美術館我去的時侯美術館外圍剛在修建,因而沒有豎立的巴士站牌,不過站在美術館外的大馬路邊,一大堆其他公車路旁就對了!(其中一輛公車名為藝術客運,牌子上還畫了朱銘美術館的圖,但這車只到金山,不會直接到美術館的噢!)
3. 乘藝術巴士一定要注意開車時間!它每天只開兩班,我去的夏天時間早上開8:40;下午開 1:10,而且一定要早到排隊!因為巴士只有21座位,並不設站立,我去的那次便差點乘不到巴士!若時間許可的話,在weekdays去,不論在交通和遊覽方面都一定較好!而巴士車程一小時,回程的時間分別是1200或530,我去的那次兩點多到而五點多走還是夠看畢全程的。

我們去美術館的當天,剛巧是炎熱的暑假星期六,也理所當然地碰到很多一家大小準備乘藝術巴士的人。我們已很早到達等巴士,但為了再三確定等車地點和時間,便到台北市立美術館的詢問處問了數遍,卻因而被其他人奪了先機上車,到我和媽媽要上的時侯只剩一個位置,令我和媽氣壞!只是後來一些先上的人原來還有同伴未上車而退了下來,才令我們剛好補上。聽司機說,乘不到車的人可坐公車到金山,然後司機會再到金山載他們上美術館,不過,買不到藝術巴士卷也就表示回程也要自己想辦法… 

朱銘美術館是一個樂園,怎會不是呢?綠油油的草地、蓮花池、湖、俯瞰山水的景色,都是朱銘送給自己創造出來的人物的樂園。人間、三軍和太極系列中,三軍的兵哥尤其多,在沿路上都有不同表情和動作的步兵雕塑在旁,可是看著士兵盡是拼命、刻苦、甚至垂頭聽訓話的表情,未免有點看得膩和殺風景;相反那海軍有氣勢多了!大大的鋼筋船穩立在山頭上,海軍們看著陽光照燿著山下一楝楝像模型一樣大小的房子,好不神氣!人間系列的大小人兒都被塗上鮮艷的衣裳,很有童心。而太極系列就抽像得多,從兩人的推手到拱門,都很大氣,其實,用照相機機拍太極系列作品,可能沒什意思,把作品困在小小的框架裏可說是扭曲了朱銘先生天人合一的意思。

要用文字來形容藝術作品,不得喊一句詞窮,也還是post一些相實際一些了… (太極系列當然也是照了… 得罪了!)

  





突然再想想,朱銘美術館對香港的西九龍建設有沒有啓示呢?作為私人美術館,此美術館也不免較公營的入場費高出一截,而從昴貴的紀念品以致會員招募上,都突顯它要賺錢的本質,可是,大家都能看出他似終而藝術作品為依歸。走過內裏的藝術長廊時,一班學生在努力趕工,以不同的畫風畫那未完成的長廊的牆;看藝術館的宣傳,他們在夏季特別舉辦夏夜活動,夜晚免費進入,還有一些親子活動。這些令我覺得藝術館不曲高和寡,而且還當起藝術推行和教育的角色。
數日後在電視上看到朱銘的訪問,主持問他有沒有心願時,朱銘說他希望他的美術館能成為能代表華人的美術館,他說很多世界著名的美術、博物館如羅浮宮、大英博物館,其實都未必能代表他們所屬的國家,因內裏有不少國作品,他希望朱銘美術館能自豪地以本土作品而代表國家。大英等歷史悠久的博物館有國外作品可能是打仗搶文物的結果,但現代的美術館有此情況便是大財團進行併購名作的結果。財團經營的美術館不代表就不好,但香港政府在選擇合作單位時,應想想文化建設對社會的使命,在賺錢和推動旅遊業以外,美術館能否擔起教育的角色呢?在放置名畫的同時,又能否容得下本地能代表香港的作品呢?或許香港沒有一個朱銘,但國家/地區能有一個朱銘,不可能靠幸運等出來,希望日後的西九和其他文化建設計劃,都是一個能孕育香港的朱銘的地方。

Thursday, August 03, 2006

去! 到台灣去! (二) - 誠品之行


到台灣去,當然少不得逛誠品書店,這似乎已成往台灣旅行的香港自由行的指定動作,台灣旅遊局真的應和這書店緊密合作啊,呵呵!我們剛巧頭一天去了敦南誠品,第一間誠品;最後一天去了信義誠品,新而且是最大的旗艦店。到敦南誠品,很好奇夜裏逛書店的是什麼人,上班族?年青人?於是,我們在星期五晚上十一點多到書店,在誠品出面,一家家的小攤當已令我們對光顧誠品的是什麼人略知一二。打扮時髦的年青人在夜晚的敦孝北路擺地攤,各自賣著飾物和衣服,手製的耳環、叫價很高的設計項鍊…和一街之遙的忠孝東路,賣著平價衣服令街逼得水洩不通的光景是成一有趣對比。誠品,成功造了一個年青人夜晚的新聚居點。
書店本來不是一家店,而是一座建築,有畫廊、咖啡廳等,但開24小時的就只有2樓的書店。書店裏,人比想像中更多,也比想像中吵,空間沒想像中多,或許是設了愈來愈多推薦和新到書區的緣故吧!到書店的人有家庭、獨個男兒,當然也有大量年青人,當中很多衣著打扮時髦者。嘗試在書店裏補足一兩個型人作証據,不過這張是有點使詐了,因她是在雜誌session看時裝雜誌,嚴格來說不是在看書。=P
不過,誠品的整體風氣是夠令香港羨慕的了,我站在新書區時,旁邊一個中年女子,穿衣鮮艷,回紅頗為厚紅,庸俗的說就是我們所謂的師奶,她在向友人介紹「放風箏的孩子」中譔本,沒有說:「好看,反正就是好看」一類空話,她在耐心地向友人解釋書本內容。我想像著她在捷運裏,帶著兩個孩子,拿著素啡和粉藍色封面的書靜靜在看,一個和諧的構圖,把這構圖到香港地鐡還是挺難想像的。
到台灣旅行的幾天,誠品都在辦讀書節,買兩本新書七九折、兩本英文書起九折、持學生証又九折… 我心想,台灣的讀書人是幸福的。走到街上,不時看到關於書刊的大廣告,証明商家、投資者對書業的信心,也可以說,台灣以書作生意人也是幸福的。
新的誠品旗艦店建在信義區,乘捷運就是在市政府站下車,信義區的主要建築是台北市政府、世界貿易中心,區域功用有點像香港的灣仔,信義,當然還有具十一個館的三越和台北101。信義誠品是一個商場,在他們口中是要打造一座閱讀與生活的博物館。內裏有自家系列的文具精品,也有各大名牌,不禁想這是投資人希望提供的「一站式品味娛樂」,抑或是在現實下需要向大品牌收租?

偌大的店裏,從二樓到四樓都是書店空間,比之前去的誠品更是多了簡體館、日文書店、藝術書店等,但最令人欣喜是她的分類更為細緻了。而要找書時,既可到服務台直接詢問職員,也可使用電腦搜尋(像圖書館中那些!),不過,我使用的兩個服務都只說出書是放在那個分類下的書架,服務員不會親自帶你去取書,電腦也不會告訴你是在那個層架,可能我的要求是苛索了些,但要知道,一個類別下還是有很多書的啊!搞不好有兩三個大書架,我便試過電腦說書在架上而找不到的經驗,希望管理人明白到,其實愈大的地方愈多的產品,服務就愈要緊,也愈有需要個人化服務。
信義誠品我最喜歡的倒不是書店,而是她的影音館!影音館銷售的產品很多種類,從中文流行到電子爵士,也有以唱片公司作label分類,比較獨立另類的作品都比較好找(尤其華語)。在CD架上,一些不起眼的CD其實有歌手的親筆簽名呢!(看到有蔡建雅和good morning Gloria)所以在誠品買CD是一趟尋寶的旅程,我在影音館裏,也看到一個尋寶的旅人,他,是林一峰。(Oh My God, yes yes yes!!)看到他手裏拿著數張CD,很專心地在找其他CD,笑想這是很typical的他!我緊張地向他邀了簽名,然後我很潮的媽媽問他是否喜愛Janis Ian,這一句話簡直令他整個人活起來,向後跳半步後,很高興地問我媽是否也喜歡她。Janis Ian打開了我們的話閘子,他十分親切,和我們談了挺多,跟他說可惜誠品不能拍照時還說沒問題,這麼難得在台灣遇到應拍一張。他的出現令我的台灣之旅多了一個很甜的highlight!

Tuesday, August 01, 2006

去! 到台灣去! (一)

台灣和香港,像一面鏡子,在不同的歷史和不同傳統文化下,台北和香港兩個毗鄰城市各自走上很不同的路,或許每人都有比較的劣根性,於是,在看到台灣一些美好的文化、人文精神時,自會想到香港的不足;而看到台灣一些不喜歡的東西時,又不自覺想到香港的好。於是,在台灣的四日三夜,不止認識、感受了台灣,也重新看了香港。

到台灣一個很早構成的畫面,就是馬路上的電單車黨。小時侯去過台灣,已對電單車的多和快印象深刻,沒料到十多年後,那些無處不在的電單車仍然令我們如此震撼。乘機場巴士到台北市中心時,因車站不是在酒店外,所以媽和我要拖著行李走一條條長長的大街。半小時的路本來就夠好受的,但走到馬路時,我們呆了,站在路旁看燈號轉了幾遍才敢衝到對面去。站在大大的十字路口,我們看到遠遠對面馬路有一個很小很小的紅綠燈,因為電單車同時在過對面馬路,所以不能確定那燈是否給我們看的。後來我們終於看懂要什麼時侯過馬路,綠燈固然是給行人過的,只是十字路口中直路的電單車也是那時侯和我們一起過馬路的;而要轉彎、又甚至是U-turn的車子也可以在行人綠燈,但路面情況許何下轉過來。這後面的規則在歐洲也很普遍,但這個本來對行人有害無利的規矩,再加上電單車便令我們這些途人喘不過氣來。其實交通系統最重要的是安全、清淅和簡便,雖然台灣人都能自如地過馬路,但這我看來是遷就司機多於行人的系統,為何不能把規則從簡呢?司機們是否這樣分秒必爭呢?想著想著,不禁替香港那簡明、清淅的交通燈號而自豪。當然,台灣交通燈上那過路倒數器,以致後來在超市付賬時看到櫃台旁有把scan過的項目和價錢都登出來的屏幕、八達通個別乘車紀錄等,都顯示台灣的貼心,這又是香港未有的。